黄海文学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加入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热搜: 小说 散文 诗歌
开启左侧

散文-《卦》-正文共3146字-陈菁蕊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5-2-19 13:37:0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陈菁蕊 于 2025-2-22 11:01 编辑

算卦是骗人的把戏,却总有人不相信这一点。
所以,时常有苦闷之人自投罗网,想问所谓的高人吉凶前程之类,算卦这个行当也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并未销声匿迹。

我在烟台开发区生活了十多年,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,开发区的算卦先生绝对算得上是季节性“动物”。冬天天冷,算卦先生不约而同都蛰伏在家里,一街两行,你绝对看不到他们的踪迹。只要一开春,他们又像商量好似的一夜之间全都冒了出来,他们绝不扎堆,你在这一段儿安营,我就在那一块扎寨,既遥相呼应,又不过分密集。有占卜需要的,错过了这个村,前面那个店绝对不会使你再有遗憾。
印象中,算命者有眼疾的居多。由于其视力受限,却大胆为明眼人算卦,所谓上帝为你关闭一扇窗,肯定会为你打开一扇门,可信度似乎出奇得高。
不过在开发区情况刚好相反,做这行的有男有女全是明眼人,除了是明眼人这个共性,男女的装扮都十分有特色。假如遇到城管,男的起身就可以淹没在人群中,他们的穿戴和普通人一模一样,没有外部特色就是他们的显著特征。而女的就绝对不一样,她们的穿戴和男的形成了巨大的反差,她们装扮得像电影中神秘的吉普赛人,夸张的项链手镯,白色或红色的手套,墨镜头巾,压得极低的各色毡帽,肥胖的身体统一挤在花花绿绿的拖地桶裙里,令人头昏眼花、不拘一格的过膝外套,和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,突兀,奇异,简直像刚从电影中走出来的邪恶的巫婆。
算卦者所需的工具很简单,只两个可折叠的小马扎即可开张,一个自己坐,一个给客人,所谓的学问,指点迷津的一整套东西都在脑子里,走哪儿带哪儿,不用额外占用地盘儿。个别算卦的,带支笔,几张纸,想要测字的,写下来,递过去,就字论事,天花乱坠。但他们绝大部分人并不带笔和纸,手心摊开,你所疑惑的事情挑紧要字比划在上面,他立马就能明白你的心意,事无巨细,答疑解惑,堪比人生导师。
不过,也有人带一块报纸大小的布铺在地上,泛黄的布上竖着印几列黑色的粗体字:起名、周易、吉凶、风水、运程、婚姻、相面、财运、手相、测字、福祸等等。更有人为了应对城管,干脆什么也不带,靠着某棵树干等待猎物,树下地面上工工整整地写着自成一体的粉笔字,次序或有不同,却和人家印刷好铺在地上的占卜范围大体一致。从这点来看,这个行当的透明性极高,竞争还算公平。

开发区算卦的,大多只在德胜到家家悦这一站地的人行道上盘踞,这其中又以德胜这个站点两侧最为火爆。
德胜是整个长江路上人流最为密集的场所,每逢周末,成堆的年轻人从公交车涌下来,聚餐,看电影,购物逛街,吃喝玩乐后再从站台挤到各个公交车上奔赴不同的归途。人多,挤不上去,等下一班车的时间就变得格外漫长和乏味,吃着零食,玩着手机,又要兼顾公交车到来的方向,不如看个手相?或测个姻缘?三三两两的小年轻就近走过去,算上一卦,钱花出去,听听人家装模作样,模棱两可的话,嘻嘻哈哈,打打闹闹,钱花了,闷解了,公交车也缓缓进站了。心不在焉,左耳朵进右耳朵出,花钱解闷,一切刚好。对于这些稚气未褪的年轻人来说,区区几个小钱算什么呢?来日方长。今朝没钱,明天还可以再挣,反正日子多得像天上的星星,数也数不清。

和游手好闲的人绝不相同,几乎所有算卦的都不看手机,就像他们没有手机一样。我仔细观察过,他们打发时间的方式各具特色。有人喜欢翻一本翻得稀烂的《周易》,有人则专注于一本手抄的《周公解梦》,这两种人都有一种姜太公钓鱼的超然,要算就算一卦,引经据典,有理有据,艰涩难懂。更有人要么支棱着耳朵闭目养神,做神游千里之状,要么一边轻声和相熟的人攀谈,一边仔细关注来往的行人,绝不会因小失大,耽误了赚钱的正事。流水的客人,铁打的算卦先生。阅人无数,善于察言观色的占卜师,做的是无本的买卖,只要有搭讪,少有不中招的人。

春天的小占卜,对于德胜周边的算卦先生来说,只是热身和练手。他们真正收获的季节在每年高考前后。高考前,忧虑的父母瞒着孩子需要占上一卦,问问吉凶,求来的只言片语写在巴掌大的纸上,摸黑放在枕头下,煎熬的父母才能勉强入睡。因此求签算卦的,那段时间每天大有人在。如果你恰巧路过,又不小心一路听过去,他们问的事,答的话,如出一辙,相似度惊人。
好容易高考结束了,新的烦恼又来了,过了一本线,不知究竟能不能被心仪的大学录取?还要再算一卦,算算通知书能在什么时候收到?或者第一批没有录取,问问先知,有没有补录的可能?爹妈比儿女更揪心,心操稀碎,明明说了不用他们瞎忙活,事情明摆着,可是不听话,还要偷偷摸摸地跑出去,算卦的人一通煞有介事地讲解,随心的红包奉上去,仍然满腹心事地走了。宽心的话谁不会说,可心里的结,哪那么容易解呢?

我父亲在退休前几年也找人问过一卦。
据说那个卦师是个高人,算得很准,一般情况下并不出卦,他常给求卦的人说天机不可泄露,船到桥头自然直之类,实在拗不过,算完卦他不收钱,听的人随心,给多给少都行。方圆百十里,卦师闻名遐迩。父亲那时年过五十,上有老下有小,许是对即将退居二线的忧虑,他辗转找人非要算上一卦不可。颇费了一番心思后,父亲如愿到了那个传说中的卦师家。那是一个晚上,隔着门帘,我父亲递上生辰八字,卦师又简单问了几句,很快卦师就说出了以前父亲经历过的一些事,那些事知道的人非常少,和卦师素昧平生,他竟然把父亲的过往算得如此之准,我父亲惊诧不已。
因为见此一面相当不易,父亲除了问自己的困惑,大概也顺道问了几个儿女的前程。不过父亲从来没对我们说过结果。后来我母亲说的,算的生死不好,好像父亲到多少岁上有一难,得破解,我父亲很忌惮这一点,对我母亲也没有说到底是到哪个年龄有坎儿,四个儿女的前程也多有波折,一言难尽。我父亲郁闷了好几年。
现在想想,这中间肯定大有猫腻。从我父亲托人捎话到上门算卦,中间耗时一两个月,对卦师而言,这些时间宽裕到可以很充分地收集相关资料,我父亲那时有酗酒的坏毛病,醉了啥话都说,难保没有说出什么被人听了去。父亲当时开吉普车去,肯定不是务农的主。说什么有坎儿有难的,就是不问所谓的神灵也知道呀,谁的一生能风平浪静呢?那个高人所谓的卦影响了父亲好多年,直到那年父亲蛛网膜下腔出血住了两次院,父亲似乎觉得坎儿已过了。经受了病痛的折磨之后,我父亲竟然整个人都轻松了。
想来,我父亲在那时有很多苦恼与烦心事,工作的,年龄的,身体的等等。他从一把手到退居二线,落差与心态都需调整,已不再年轻了,可能还有不自知的一系列更年期症状,夹杂一点讳疾忌医的嫌疑,跟陌生人倒能敞开心扉说说话,算是一种解闷和宣泄,至于是不是真能算出什么,我想我父亲他肯定明白,他本不是不能自己拿主意的人。可我二十几岁时怎能理解父亲的苦恼?只有到了今天,我也已走了很长的路,我为人父母,我那曾经满头的秀发中开始夹杂根根银丝,我不再取笑父亲当初跑老远找人算卦的事——父亲那时心里有多少郁闷和愁苦啊,如果我能早一天理解他该有多好!

我是父亲的女儿,很多方面我像我父亲,比如长相。过年回家我在村里晃荡,一些老者见了我,盯一会儿,说:“你是那谁谁的闺女吧?真像你爹。”他们是父亲的同龄人,他们说出我父亲的名字。我抿嘴无声笑着轻轻点头,眼泪忍不住滑下来。跟我说话的人也红了眼圈,感叹道:“多好的人,走早了。”末了又说:“你爹说走就走,不是瘫倒床上多少年,这是人家前世辈子修来的福。”
我使劲点头,泪像洪流,决堤而下。父亲若在,也应是如他们一般的长者了!
谁的心里能没有苦?!人生在世,“不如意事常八九,可与人言无二三”。但我绝不会去向什么高人求教,我从来不相信算卦的那一套。
在这一点上,我不像我父亲。

说来,我前说的开发区算卦的已是多年前的事了,我的父亲也已去世好几年了。
现在,不单是在开发区,就是在其它地方,路边早没了算卦的踪迹,算与被算,被算的终于明白了算计者的伎俩。
或许,是世间苦闷的人少了。
这,是时代的进步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25-2-20 18:16:02 | 显示全部楼层
可以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25-3-5 20:26:14 | 显示全部楼层
先保留吧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加入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黄海文学. ( 鲁ICP备19005798号 )

GMT+8, 2025-5-5 05:33 , Processed in 0.017349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